第四百七十二章 分飞-《免疫人生》


    第(2/3)页

      张伟的第一志愿是魔都市经贸大学,未能如愿,被第二志愿之一的冀州经贸大学招收,与前世一样。

      陈文也与前世一样,考取了京都市医学院,依旧是临床专业。这所学校会在2000年与京大合并,成为京都大学的医学部。

      李战考取的是冀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李战在前世考取的似乎是安城师专的历史专业,具体的情况李恺没印象,因为前世里他们的关系极其一般,若不是因为乔娜被“毁容”的事情,两人不会产生交集。

      范瑶考取的是京都市邮电大学的法学专业。

      这俩人是接受李恺助力相对少的人,尤其是李战,自从高中起,就没参与过“机械帮”的任何互帮互助辅导活动,单纯就是依靠自己的努力。

      范瑶同样是文科生,从李恺这里得到的除了数学方面的辅导,就只有那些“执念”支持了。

      但两人却是命运转变最大的。

      所有人里,只有薛妍出了些“小故障”。

      薛妍原本报考的是成华大学,第一志愿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这个专业可以说超越了京大的经济学专业,因为在一九九四年,京大的经济学专业在国内的排名,还不是首位。而成华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却稳居国内第一。

      高考结束,她的估分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被录取,薛妍可以说是“机械帮”本届里最优秀的高考生。

      但她最终收到的却是滨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吴敏通过关系,在志愿申报前,更改了女儿的“高考志愿表”。

      高考志愿一旦确定申报,很难再次变更,所以母女俩在对峙了一个月后,临近开学时,薛妍妥协了。

      虽然不能如愿,但毕竟“同步”,若是复习一年,还会有什么变数,只有天知道。

      李恺知道此事后,却未有动容,因为在前世里,薛妍所报考的就是滨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八月中旬,李恺再一次回到安城。李华考取的是军校,属于提前批,开学时间比普通大学要早一些。

      军校的管理很严格,而且假期少,甚至寒暑假都要短几天。北春市地处东北,平时难得相见。不像京都、安城、石门,甚至滨海,吹牛逼的说,不过一脚油门的事儿。

      所以李恺才特意抽了个时间过来送行。

      践行宴定在了“胖妮儿餐馆”,也就是原来的“胖三儿餐馆”。

      陈重被李恺笼络后,带去了京都,筹建“胖三哥”麻辣小龙虾特餐店,如今已在京都市的四家民华商超五楼开张,隔壁就是杨二民的“杨师傅”水煮鱼。

      陈重的妹妹在陈重师父的辅助下接手了饭馆,并变更了店名。

      时间尚早,李恺亲自去刘家庄招呼刘会昌。

      刘会昌如今也混大了,刘家庄成立了“草莓种植合作社”,村长是合作社社长,刘会昌是副社长兼“技术指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