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4章 华夏的核心,以夷制夷-《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3)页

    “大家伙儿议论的是大明之外国家的人来大明后也享受大明百姓的待遇的问题,并因此引发了血统问题以及引狼入室等等问题。”

    崇祯缓缓的说出了这个争论了一年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止是现在,未来也是如此,都吵得是沸沸扬扬。

    “诸位,自古以来,华夷之辩就一直存在着。”

    “我们要思考一下,什么是华?什么是夷?

    只有定义清楚了这两点,我们才能去谈华夷的问题。”

    “韩语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原道》,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大致意思就是说诸侯用了夷狄的礼仪就是夷狄,夷狄接受了中华文化就是中华。

    换句话说,华夏的核心是文化,不是血缘。

    大唐时,名将高仙芝是高丽人、哥舒翰是突厥人,他们都是大唐柱石,为何当时无人质疑其血脉?

    正是因为其心向大唐,功在华夏。

    这两个案例说说明了一个人是不是自己人,不是看他们的皮肤头发眼睛是什么颜色,而是看他是否说汉话、写汉字、遵汉礼、忠大明。

    诸位想想新疆、中南半岛、归顺的东西半岛等等,迁移了那么多百姓,肯定是要通婚的,难道诸位也担心血统问题吗?”

    百姓们沉默了,但脸色依旧有些凝重和……不认可。

    东西蒙古那是没有办法,全杀了就会引起所有草原部落的反击,那是百余万骑兵……骑术精湛的牧民,大明即便是火器再强大,也无法在一时半会儿彻底的打服诸部。

    将所有力量都耗在东西蒙古身上,那辽东的建奴、东南沿海的扶桑、海外诸国、西南的安奢等等就会趁机搞事情。

    加上东西蒙古袭扰大明多年,劫掠了太多太多的汉人,血脉上也是有一定汉人血统的,两者结合,他们不得不接受。

    中南半岛诸国,安南的王室、贵族很多都是华夏迁移过去的,那是华夏的血统,其他几个国家也都是大明的藩国。
    第(1/3)页